童 夢
畢奇,一個生於香港,自幼愛好科學和大自然的女生。跟許多小孩一樣,她也喜歡看動畫,《千年女王》和《Q太郎》是她兒時至愛,《功夫貓黨》、《多啦A夢》、《聖鬥士星矢》和《龍珠》由動畫至漫畫全都看過。至於她的父母也是與別不同,從不認為漫畫教壞孩子,也不反對孩子看漫畫。畢奇覺得《多啦A夢》啟發她的創意,成就她的夢想。「四歲開始參加繪畫班,直至中學畢業。當時獲得不少獎項,其中一個是全加拿大冠軍。」
少年之事件簿
九歲的時候,畢奇移民到加拿大。由於當地的教育環境非常自由,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充足的時間給她逐步實現她的創作夢。其後,在父母的支持下,她毅然放棄選修實用的英文系,而在著名的艾瑪利卡藝術及設計大學(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)修讀藝術和設計。就在此時,少年的畢奇開始接觸流行漫畫以外的作品,如《伊藤潤二恐怖漫畫精選》和《烙印戰士》。她的筆名亦是取自《烙印戰士》的角色派克己(PUCK)。「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和一般恐怖漫畫很不一樣,我非常欣賞他的想像力以及那種末世的感覺。」畢奇的作品裡充滿了奇幻色彩,或多或少可能就是受到伊藤潤二的影響。
我們這一家
2008年畢業,畢奇回港工作。2009年她曾為《黃巴士》和楊采妮的《小黃花要堅強》繪畫插畫,在設計公司工作六個月後,她毅然離開當時的工作環境。「在設計公司的工作比較苦悶,於是我就嘗試以freelance為持生計,另一方投入自己比較喜歡的繪畫世界。」但事與願違,freelance的工作未如預期那麽理想,接下來,畢奇就決定出外旅行,希望可以藉此啟發自己的創作思維,並建立自己的創作風格。2010年,她為商場設計《聖誕音樂城》,這次的工作成為了畢奇事業生涯中的轉捩點。「這一場設計,為我的作品提升了不少人氣,商業工作也陸續有來,維持生計的收入也穩定了,而且也漸漸地開拓到自己的創作空間。」畢奇曾經因太過熱愛藝術而感到孤單,但現在她的支持者愈來愈多,其中有些更會出席畢奇所有的公開活動,讓她不愁寂寞。「中學時,可以一起欣賞藝術的朋友只有一位韓裔同學。但近年在這個行業裡,透過插畫的活動和展覽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,這才是我最意想不到的收穫。今年到意大利去公幹,寓工作於娛樂,亦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呢。」
爆 漫
問到關於將來,畢奇表示希望繼續發掘自己不同的創作風格。她的畫風開始趨向成熟型,主要表達她內心的感覺。曾經,她遠赴埃及尋找創作之泉,圓滿了她兒時嚮往到埃及這神秘之國的夢想。回港後,畢奇看了不少本地新一代的漫畫,楊學德和門小雷的本土漫畫令她印像難忘。「香港的本土漫畫有地道的香港笑料,是香港獨有的文化。我也想作出不同的嘗試,如編寫繪本和漫畫。除此之外,我還想舉行個人畫展,因一般商業工作未能提供充裕時間給我完成令自己滿意的作品。」
蠟筆小新
小時候,畢奇的媽媽嫌《聖鬥士星矢》和《龍珠》暴力成份太多,當她看見可愛的小新封面之時,就為女兒選購了《蠟筆小新》……「要實現夢想,必須堅持信念。我沒有後悔選了這條未必大富大貴的路,因繪畫給我無比的滿足感。」
Profile :
畢奇,一位自由創作人,畢業於加拿大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+ Design。工作包括插畫,插畫導師,設計,展覽等。合作單位包括 Muse Magazine,WWF,Marie Claire,信和集團,新鴻基集團,等。
2009年與楊采妮合作繪本“小黃花要堅強”。
2010年在“第一屆中華區插畫獎”獲三項優秀獎。同年為沙田新城市廣場打造聖誕夢幻音樂城,展出多個立體人物及畫作。
2011年被邀到義大利米蘭Mido展為香港眼鏡品牌創作展覽單位壁畫。畢奇插畫風格天馬行空,創作靈感來源于神祕的事物,希望用想像力把畫裡的世界變得奇妙和美麗。
2010年,畢奇與志同道合的兩位插畫家奇拿(Kila)和奇木子組成3Pyramid,一起走創作的路。
想欣賞畢更多作品可瀏覽以下網頁:www.puckyillustration.com
|